如何進行小燙傷的簡單處理

凡燙傷範圍佔全身面積1%以下的,面積小,範圍小,傷度淺的為小燙傷。 燙傷一般分為三度:

1.皮膚發紅、疼痛,真皮層以上燙壞。此時應立即將燙傷部位在涼水中浸泡。這樣不僅止痛,還能減少腫脹。如燙傷部位周圍皮膚較髒,可用肥皂水清洗。若燙傷部位污染較重,可先用清水或生理鹽水清洗,然後塗點乾淨的植物油,不用包紮。

2.若皮膚出現水泡,疼痛較甚者為二度燙傷。原則上盡量不要把水泡弄破,可讓其自行吸收。此時要將小水泡周圍的皮膚用酒精塗擦,然後用干淨布包紮。若水泡較大,可用消毒過的空針在水泡低位紮一小孔,輕輕擠出滲液或將滲液吸淨,然後用消毒紗布覆蓋。

3.燙傷處外表發白或焦黑,這時反而沒有疼痛感的則為三度燙傷。這需要到醫院去清痂處理。

腿腳燙傷,脫鞋襪、褲子時要小心,先脫掉鞋和外褲,如貼身衣襪與傷口粘住,尤其是化纖衣服或瀝清燙傷,千萬不要強行脫下,可使用剪刀剪開後再緩緩脫掉,務必不要使水泡弄破。若水泡已破,可采用下列方法處理:

(一)換藥包紮療法:目的是使創面得到充分引流,用油紗條及敷料隔絕外來病菌侵染以保護創面。清潔創面後,可先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外加紗布和棉墊。包紮時要使敷料大於創面至少五釐米,並注意緊貼創面不留死腔。敷料應選用吸水性好的,以利於吸取滲液保持創面乾燥,包紮敷料的厚度以滲出液不透出最外層為好。另外注意應抬高患肢,以減少水腫。經上述處理後,如滲出物不多,無臭味,無感染癥像的不必每日更換敷料,可每3-4日無菌換藥一次。一般10-14日可自行癒合。如在包紮期間出現感染癥像,需打開敷料去醫院做進一步處理。

(二)暴露療法:一般適合於頭、面部燙傷。目的是使創面迅速乾燥,表面形成一層薄的干痂,從而減少病菌的繁殖。暴露時,可經常用棉簽將創面滲液擦乾,後塗以燙傷膏,不用外敷藥。




 

 

| English |主頁 | 公司背景 |

| 人體結構 | 急救知識 | 中醫護理 | 西醫護理 |

| 用藥指南 | 家居驗即知 | 保險常識 |

| 醫療教育 | 專家名醫談心得 | 健康快訊 | 健康與疾病 |

| 健康家庭 | 名醫醫院 | 生達健康系列 | 聯絡方法 |


本網站所提供資料及意見只供參考用途,並不能代表或代替醫生或醫學顧問的意見。
如訪客發覺身體不適,請諮詢閣下的家庭醫生或醫學顧問。
本網站提供的保健產品是用作促進身體健康,強化機能,並不能用作治療或防治疾病。
Copyright ©2001 LifeTech (Asia) Ltd.